海洋保育户外课见闻

海洋保育户外课见闻
未似风不息学校要求我们修一门WPE课,也就是水课,内容是关于海洋保育的。导师是梁霜芷。课程安排了一次去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户外教学活动,亲身体验海洋保育工作。以下是我这次户外课的一些见闻。
其实这篇文章我早应该写的,只是太忙了,最近放假才有时间写这篇文章。
淇澳岛简介
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东侧,是珠海市的一个重要岛屿。岛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,是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。淇澳岛以其美丽的海滩、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人员。
淇澳岛最有名的动物是招潮蟹,这种小型甲壳类动物以其独特的行为和生态习性而闻名。招潮蟹生活在潮间带,能够适应潮汐变化,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,如促进泥沙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。
此外还有弹涂鱼,这种鱼类因其腹部有强大的肢体,能够在陆地和水中生活,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。弹涂鱼在淇澳岛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帮助维持生态平衡。
海洋保育的重要性
海洋保育是指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,以确保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。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,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威胁,如污染、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。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不仅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,还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。
户外课
当时是周六下午2点,我们乘坐校巴前往淇澳岛。到达岛上后,就往里面走,最先看见的是一大片红树林。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,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,如防风固沙、净化水质和提供栖息地等。
老师带着专业的摄影装备,首先发现的动物是白鹭,由于没有拍到好的图片,以下会使用一些同学拍摄的照片






也有很多弹涂鱼,可惜没拍到其特点,用一张网图

红树林的作用有很多,这里我举两个重要的
- 防风消浪
红树林的根系发达,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形成稳固的支架,减缓海浪对陆地的冲击,保护海岸线,降低洪水深度,维护海岸稳定性,因而被称为“海岸卫士”。 - 固碳储碳
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储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,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。红树林生态系统每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,其固碳能力远高于陆地森林。 
印象里老师给了一个具体数据,记不太清了,只记得数值很大。展示红树林夸张的固碳能力。
注意事项
因为是湿地保护区,没有路的土地是不能走的,此外如果没有采摘证,是不能随意采摘保护区内的任何东西,即使它掉到你的面前。没有潜水证,是不能随便下水的。
这个注意保护招潮蟹和弹涂鱼,因为总有人会把他们装到桶里带走,破坏生态平衡。
梁霜芷老师
于是老师便带着一堆图片以便我们了解保护区内的其他生物。被来来往往的游客当成导游了,还在旁边看。。。
后面回去的时候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走到栈道外面捕捉螃蟹,于是大声喝止,几个同学就走在前面假装老师是工作人员,狐假虎威地提醒小朋友们不要乱抓动物。
结语
还有很多内容,可惜时间太长了,我得一点一点回忆,总的来说梁老师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,虽然这门课不算绩点,但是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。她也很有耐心,愿意和我们分享她的专业知识。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户外教学活动,亲身体验自然,了解更多关于海洋保育的知识。
此处赠诗一首,以表纪念:
蓝海为卷授真知,远涉重洋探藻茨。
课非显要趣盈室,巧设嬉游启稚思。
携赴滩涂亲碧浪,身虽娇小凛霜姿。
见斥妄为伸正义,丹心护海寄情痴。








